我欲九天揽月 第292章

作者:温茶米酒

  这背后肯定是有多方面的人,故意针对昆仑布局啊。

  卧佛昆仑僧困兽犹斗,奋力一搏。

  虽然残余的真身已经不大,但那只狮子,扑向山顶的过程中,浑身的真言,都化作了择山而噬的浩大狮吼。

  天空中的云层,被震动乱涌,隐约也形成了狮面图案,俯瞰大地,天上地下,竟然在波澜壮阔之中,平添三分惨烈之势。

  龙云凤看见他放弃逃跑,忽然要来找自己拼命,只觉得他是昏了头。

  但昆仑僧骂得脏,龙云凤眼中也闪过一丝怒色,陡然一剑出鞘,就杀了过去。

  她的剑是怎么拔出来的,很难说清,正手反手,剑势剑诀,力度尺度,在那一刻都显得黑暗而模糊。

  可在拔剑出鞘之后,一刹那中,这座矮山上空,就像是多出了上千轮弯月。

  就算现在是白天,天上的日光,也掩盖不了这些清清冷冷、淡黄微白的月光。

  苏寒山的暴月绝空,只是因其质感出尘,在意境上比较像月光,实质那种纯如水银的光泽,跟月亮差别是很大的。

  但是,龙云凤的剑光,给人的感觉,真的跟举头望月的时候一模一样。

  还非得是在那种罕有的气候宜人,凉风晴夜之中,抬头去看,才能够看到这么美的月色。

  可,天月仅一轮,剑月能万千……

  若叫人间月满天,天上古月亦羞颜!

  这正是魔山剑派嫡传最上层剑术,《闭月羞光扫魔剑法》!

  龙云凤纵身出剑,和卧佛昆仑僧杀到一处的时候,矮山上又多了一个人。

  夏侯往身旁瞥了一眼,面色谨慎。

  “你是……夏侯?”

  苏寒山看了一眼铜牌,身子飘起来,拍拍夏侯肩膀,又看向战局,感慨道,“这位龙云凤,是你从哪找来的帮手,实力似乎不比全盛的昆仑僧逊色?”

  夏侯支吾了一下:“以后也许能成帮手,现在其实不算帮手。”

  苏寒山会意,盯着战场:“微观层面的血肉重组,还真是很难杀呀。”

  苏寒山的衣物,有灼烧破损之处,身体却无碍,毕竟引爆苦海之时,昆仑僧出了破绽,大量毒火苦念,全都被苏寒山趁机搅动,作用在他身上了。

  但就算是这样,昆仑僧也只是重伤。

  他的肉身破而又合,表皮血肉散而又聚,一个重组之间,就能够避让掉很多伤害。

  大多数攻击,如果不能击破固体分子的话,那可以说,对他就是一点伤害都没有。

  多亏魔性毒火的灼烧,能使他的肉身新分子破裂变质,苦海之念的失控更是直接冲击心神,蒙蔽智慧和勇气,这才让他彻底丧失再战之心。

  苏寒山原本想着,应该还要追出上百里,连攻十几回合,才能将他彻底灭杀。

  现在倒是省事。

  半空之中,龙云凤的剑气,已经把那只狮子斩碎,还在反反复复释放剑光围剿。

  触及三灾境界的武者,只要真身还残留了那么一块肉,就不会随便被冥界接走。

  就算遇到意外,事先没有准备,仓促间魂魄进入冥界,也是能保持好一段时间完整思维的。

  不过,龙云凤的剑气,磨灭神魂,把卧佛僧的意识,打压到濒临分化的程度,等被冥界接引,消失于人间的时候,就已经只剩一些碎屑了。

  她也不收剑,就握着明晃晃的剑刃,转身看向苏寒山。

  “你就是这个小贼口里的前辈?”

  龙云凤打量了几眼,面露疑色,“你到底是陆行仙还是净土仙,怎么借尸还魂,都能击败卧佛僧?”

  苏寒山笑道:“独家秘法,暂不外传。”

  “哼,我也不稀罕学别人家的功夫!”

  龙云凤一剑入鞘,昂起下巴说道,“既然你真有秘法,那就速速唤醒碧玉之中的那只野鬼吧。”

  “我倒要问问她,她到底是哪来的胆子,竟敢想要窃取我师尊的肉身?!”

  说到最后一句时,她有些咬牙切齿的意思,显然对这件事,很是动怒。

  苏寒山看向那块玉石,果然感受到其中有一道魂魄,但似乎受伤不浅,正在沉眠。

  “这是灵儿。”

  夏侯目露忧色,连忙解释起来。

  原来,魔山派有一位魔山老母,岁数很高,修为更是很多年前就已经度过水火二灾,也就是踏入了神府境界。

  从十几年前开始,她大约是寿元将尽,也恰逢是三灾中的最后一灾,惰灾来袭,肉身就渐渐僵化,如同前古顽石,意念的运行越来越缓慢,已经与死人无异。

  但是不久前,聂灵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借尸还魂,竟然借到了这位魔山老母的肉身之上……

  欧阳春等人,这个时候也赶到了这座矮山上,看起来逃的及时,伤势都没有加重什么。

  智化看着那狮子被斩灭的地方,略有感慨,范仲淹则是着重听着夏侯转述,聚精会神,没有出声打扰。

  夏侯察觉到这帮人来,倒是迟疑了一下。

  龙云凤有点不耐烦,随意的说道:“他们是你这个前辈的新朋友,之前在同一片战场中出力呢。”

  苏寒山手掌翻飞,一边调配法酒水珠,送给范仲淹等人饮用养伤,一边开口说道:“继续讲。”

  他自己心中也在想,相当于神府境界的强者,就算是自己神魂不在,就算是寿终正寝,其肉身的力量,也不是什么外来魂魄能随便占据的。

  何况这位魔山老母的肉身,还是沾染了什么惰灾的状态,恐怕形势更加难料。

  没有人知道,聂灵儿附体之时,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。

  反正,当龙云凤发觉洞府深处有异样,赶过去的时候,就看到自己师尊的肉身,竟然清醒了短暂的一瞬间。

  魔山老母一把凌空抓摄,化石为玉,制造了一块碧玉,把体内那一抹魂魄,引入在里面保护起来,然后交代了半句话,就又陷入沉眠。

  苏寒山道:“半句话?”

  夏侯点点头。

  “我师尊说。”

  龙云凤开口,模仿着一个更温和沧桑的声音,缓缓吐字。

  “原来如此,天地有隙,冥界缺了一朵花,倘若……”

第296章 真身降临,食铁炼法意吞东

  “缺了一朵花?”

  众人神色各异。

  天地有隙,冥界有缺,这种话听起来太高远了些,换个人来说,不过是危言耸听,胡吹大气。

  但既然是魔山老母说的,她却真有说这种话的资格。

  苏寒山想的更多。

  因为他知道,自己这群人,真的是从天地之外过来的,也许是聂灵儿借尸还魂的时候,对魔山老母有些触动启示。

  但是,太极印记反馈中,明明提到,这个世界的防护极其严密,以至于他们的肉身,都无法同步抵达,如果是一个有隙有缺的天地,还严密到这种程度,那真是非同小可。

  “太极印记还没有提示何时能回归,或许同样要找到那朵花,才有个分说。”

  苏寒山心里转动这些念头,抬手点向那块碧玉。

  夏侯看苏寒山动手,毫无拖延遮掩的意思,又瞥了一眼那边的龙云凤,不由暗叹一声。

  有底气就是好啊!

  龙云凤为什么随随便便,把那半句听起来极有分量、引人遐想的话,都交代出来?

  除了她本身性子比较直,也未必是没有别的想法,比如说,如此一来,更能激起旁人的兴趣,更用心设法唤醒灵儿的魂魄。

  那碧玉是魔山老母所制,只怕龙云凤也另有秘术,只要魂魄醒来,就能得知碧玉魂魄所言。

  她也不怕这帮人动了独占秘密,将她围杀的念头。

  不提那位可能没死透的魔山老母,光凭她自己,只要一意想走,别像那个昆仑僧似的,非跟人硬拼,旁人也绝难将她留住。

  苏寒山行事更是坦荡,魔山老母留的言,魔山门徒自然该知道,不该遮掩独享,况且龙云凤刚才还算帮了个忙。

  至于龙云凤有没有可能,在得知全部留言后想灭口,不提有没有这个想法,也得看她有没有这个实力!

  夏侯这边感慨时,却见苏寒山眉头微皱,忙道:“怎么,莫非灵儿的伤你也治不得?”

  “如果说一般魂魄受伤如同刀切针刺的外伤,那她这个魂魄,简直像中了毒一样,是由外而内都已经浸透了一种不妙的趋势,想必就是所谓惰灾的影响。”

  苏寒山思索道,“你大概是想让我构筑梦境来助她疗养,但这个法子,对她行不通,她对梦境已经没有反应了。”

  夏侯这下真有点急了。

  他前世学的虽然杂,但还是以自身的战斗搏杀、趋吉避凶为主轴,要救助一个这么弱的魂魄,也真是没有经验。

  聂飞鹰也愁眉深锁,焦急地绕着碧玉飞旋。

  “别急别急,我再想想。”

  苏寒山捏了两个手印,周围空气中,浮现出三十二菩萨护法相的轮廓,若有若无的禅唱回荡着,淡淡金光,飘如云雾。

  “我这大慈心印陀罗尼,可以化神念本质为至柔,直接把一个个念头强行给她喂下,应该也不会伤到她,反而能让她本质更添柔韧,逐渐壮大苏醒。”

  “但是,如果用这些经文禅唱的念头给她灌下去,我怕她醒过来之后直接出家……”

  他说到这里,灵光一闪,看向范仲淹,“范学士之前,是不是用一篇文章故事,就挡住了净土仙的法宝?”

  范仲淹刚服了金丹元气调配的法酒,脸上倒有几分红润,说道:“只是稍作拖延罢了,如果真是单打独斗,我不是任何一位净土仙的对手。”

  “过谦了,你的念力着实纯粹,写文章就只是文章意境的显化,不含自身任何情绪。”

  苏寒山说道,“那如果文章本身的意境,也极其中正平和,不含偏向,你写出来之后,我再借这篇文章来运转自身的念力,应该可以做到,不影响灵儿兴致、爱好、记忆的情况下,将她唤醒。”

  欧阳春迟疑道:“但凡传世名篇,自有独绝之处,称不上真正平和,若是寻常文章,就算学士写了出来,只怕也没有多大效力。”

  范仲淹转念一想,却笑道:“谁说没有最中庸平和的传世之作?”

  他也不找笔墨,直接蹲下,用手指在地面土壤间写起字来。

  一笔一画,转折流畅,山岩土壤,在他的手指下,显得既不坚硬,也不松散,恰如其分地承载着这些文字。

  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。闰余成岁,律吕调阳。云腾致雨,露结为霜。”

  “金生丽水,玉出昆冈。剑号巨阙,珠称夜光。果珍李柰,菜重芥姜。海咸河淡,鳞潜羽翔。龙师火帝,鸟官人皇。始制文字,乃服衣裳……”

  范仲淹一边书写,一边念诵。

  欧阳春恍然,与智化异口同声的说道:“千字文!”

  南北朝时期,梁武帝为了教导皇室书法,让人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出来一千个不同文字,后来编集成文,串联清晰,朗朗上口,逐渐成为天下读书者的启蒙文章,这就是《千字文》。

  到了这宋朝,就算是不识字的老农幼童,也能跟着唱上几句。

  虽然文章中也有一些作为启蒙文学,教人分辨善恶美丑的部分,但都只是基础教化,旁的更多是对天地万物、黎民社稷的简单描述。

  这篇文章,确实未含有任何神通效力,因为只有念力意境,而没有一个侧重的发挥方向。

  但它所承载的历史韵味,至纯至微,论其广泛,于当今之世,只怕还在所谓四书五经之上。

  “好!”

  苏寒山目光熠熠,瞧着范仲淹勾勒的文章,赞了一声,并指如剑,凌空虚画,似乎正与地面文章轨迹相仿。

  周围三十二尊菩萨轮廓,纷纷流散,如同晶莹的淡金气泡,飘入地面文章,又陆续飞腾出来。

  片刻之间,大量的气泡簇拥至那块碧玉周边,逐渐渗透。

  碧玉之中的那一抹魂灵,清晰浮现,眉毛微微颤动,似乎将要醒来。

  苏寒山减少了涌向碧玉的念力,但并未停止转化自己的精神磁场,只是将手一挥,让大半念力气泡,全部引向花神公主。

  花神公主额头的那一枚银色指纹,在气泡的冲刷下淡化,人也苏醒,一时不曾言语,默默参悟那些念力中蕴藏的文章意境。

  “我们之前探讨修行,提到水月天子、神魄观想、大慈心印中的一些奥妙,你应该就有过留心,存意转修,不过那时,我也不知道你身上有昆仑功法故意留下的缺陷。”

  苏寒山眉心金丹隐现,推演不休,颇为高兴,解释道,“昆仑的佛法修为很深厚啊,你要弥补根基,如果还是走佛法的路子,固然要轻松一些,但却彻底无法摆脱昆仑的枷锁。”

  “也是因缘际会,刚才这一篇文章运转间,让我想到,你把这一篇文章意境当做种子,补充内修之法,应该就可以补全根基中的陷阱。”

  花神公主回过神来,欠身道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