骗了康熙 第591章

作者:大司空

第819章 何患无词?

  今天的议政王大臣会议,开得格外不顺。

  庄亲王望着剑拔弩张的现场,心里暗暗直摇头。

  唉,老十四回京述职的礼仪问题,称呼问题,以及迎接规格问题,大家吵翻了天。

  有人主张,既然是大将军王,就应该明确一点,究竟是什么王?

  又有人主张,大将军是个什么将军,也要搞清楚。

  一时间,庄亲王被整得脑袋发昏,手脚发凉。

  确实,大将军王,究竟是亲王,还是郡王呢?

  老皇帝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,下边就只能是瞎猜了。

  这且罢了,玉柱领兵出征的时候,要么是靖西将军,要么是抚远大将军,皆有明确的指向性。

  老十四的大将军,究竟属于哪一种呢?

  老皇帝也从来没有明示过。

  吵了几个时辰,直到散会了,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。

  说起来,也挺有意思的,号称大清第一柱石的玉柱,身上的兼职颇多,却不是议政处的成员。

  庄亲王没有拿到满意的结果,却必须去拜见老皇帝。

  “哦,你们会商,就是这么个结果?”老皇帝不悦的反问庄亲王。

  庄亲王哈着腰,小心翼翼的说:“奴才无能,辜负了皇上的重托。”

  他能说啥?

  又敢说啥?

  哦,老十四的大将军,是个什么样的大将军?

  庄亲王若敢这么说,肯定会狠狠的得罪了老皇帝。

  另外,就算是庄亲王比老皇帝年长四岁,不管是公开场合,还是私下里,他都不敢以“臣兄”自居。

  在清初时期的公开场合之下,除了老皇帝的亲儿子们和玉柱,有资格自称臣儿之外,别的王公大臣只能以奴才自居。

  奴才,在满语的体系里,不仅不是贬义词,反而是大大的褒义词。

  老皇帝晚年,最忌讳的是,老十四的实力膨胀到了老二的程度。

  所以,老十四领兵出征的时候,老皇帝故意授予了含糊不清的大将军王。

  下边的人,问的没错。可问题是,老皇帝压根就不想解释清楚。

  老皇帝不主动说清楚,大将军王,究竟是个什么鬼。下边的人即使再开一万次会,也没人敢拍板迎接的礼仪。

  在礼制大于天的时代,迎接老十四的礼仪若是出了岔子,只怕是有很多人要掉脑袋了呀!

  庄亲王成了掉进风箱里的老鼠,左右受气,进退两难。

  “玉柱呢?”老皇帝忽然想起了玉柱。

  庄亲王没敢吱声,老皇帝仔细一想,明白了,玉柱坚决不乐意出头迎接老十四,这才换了庄亲王上来。

  “朕就想知道,你们何时可以商议妥当?”老皇帝耍起流氓来,一套一套的,黑锅径直就扣到了庄亲王的头上。

  庄亲王的背心上,直冒冷汗,却不敢不答。

  “回皇上,以奴才猜测,议政王大臣们,只怕是不敢多嘴多舌吧?”庄亲王不说这个还好,一说这个,立时惹怒了老皇帝。

  老皇帝冷笑道:“照你的意思,议政王大臣们都是那种物件喽?”抬手指向了室内一侧。

  庄亲王顺着老皇帝手指的方向看过去,哎哟喂,竟是一只镏金花瓶!

  还真别说,自从老皇帝登基之后,议政王大臣们手里掌握的权柄,就和王小二过年一般,一年不如一年。

  嘿,可不就是个花瓶一般的摆设么?

  庄亲王心里透亮,但是,借他八千个胆子,他也不敢直说。

  “嗯,既然你敢诋毁议政王大臣们,那也别怪朕无情了!”老皇帝扬声道,“来人,摘了博果铎的顶戴花翎,叉出去,交玉柱看管。”

  庄亲王的眼前一阵发黑,老皇帝显然是在借题发挥,故意要整人!

 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,老皇帝昏迷不醒的时候,镶红旗下的满洲佐领们有异动的事儿,终于东窗事发了!

  这年头,就怕人心不齐啊!

  老皇帝昏迷不醒的时候,镶红旗的人,联手找庄亲王博果铎。想让他出面,领着大家支持八阿哥登基。

  博果铎哪有那个胆子啊?

  他当场婉言拒绝了。

  但是,要命的是,等老皇帝醒过来后,博果铎居然隐匿不报,以为可以瞒得过去。

  谁曾想,有人竟然暗中揭发了此事。

  实际上,博果铎既不敢领人逼宫,也不敢往死里得罪了老八他们,选择的是明哲保身。

  可惜的是,镶红旗内部,出了叛徒。

  玉柱领着侍卫们,在园子里四处巡视了一整圈。他刚坐下来,准备喝口热茶,歇歇脚。

  就在这时,一队侍卫押着博果铎来了。

  玉柱眼尖,隔着老远,就看见,博果铎的头上,没了顶戴。

  在大清朝,不管是朝服,还是官服,顶戴都是判断身份等级,最重要的参照物之一。

  顶戴若是没了,只能说明一件事,被老皇帝摘了。

  “禀相国,庄亲王博果铎,狂悖无礼,君前失仪,实属大不敬!皇上口谕,著玉柱负责看管。”

  玉柱摸着下巴,不怀好意的望着博果铎,心里那叫一个得意啊!

  嘿嘿,真所谓,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啊!

  这年头的关小黑屋,可不仅仅是不能晒太阳这么简单呢。

  在大清朝各地官府的黑牢里,哪天不死几百个人,简直就是奇迹了。

  总而言之,关在黑牢里的囚犯,不仅死了白死,而且,还有个令人异常惊恐的名目:瘐毙!

  听见君前失仪这四个字,玉柱也就啥都明白了。

  嘿嘿,欲加之罪,何患无词?

  要怪,只怪庄亲王博果铎,首鼠两端,只想骑墙,毫无忠君护主之心。

  这年头的站队,可不简单呐!

  哪怕是,啥都没干,仅仅是知情不报的中立,就是大罪!

  玉柱没看垂头丧气,脸色灰败的博果铎,径直吩咐身边的侍卫,将博果铎暂时押入淑春园内的柴房里去。

  下值之前,玉柱和往常一样,再次带人绕着园子,巡视了一整圈。

  小东门前,众目睽睽之下,骑在马上的玉柱,大摆大摆的招摇过市。

  淑春园就在小东门的斜对面,走几步路就到了。

  玉柱刚下马,步入园门,远处就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。

  (PS:三更在转钟左右,四更肯定是凌晨了,建议早上再看。)

第820章 下大棋

  玉柱回淑春园不久,护卫们就押送着四辆马车,分四个方向,疾驰而去。

  一直守在门外的人,立时看傻了眼,想追,又不知道,应该追向哪个方向。

  稍微耽搁了一下,马车就走远了。

  实际上,玉柱进园门的时候,听见了二郡主急切的呼唤声。

  但是,玉柱故意装作没听见的样子,径直进了园子里。

  这年头,熬鹰的行家们,肯定都知道,不把鹰熬垮了,不可能让它乖乖的听话。

  既然博果铎就攥在玉柱的手心里,还怕二郡主不来主动求他么?

  玉柱刚刚回府,大理寺卿刘瞰就来登门拜访了。

  在投靠玉柱之前,刘瞰仅为正六品的钦天监监副而已。

  如今的刘瞰,能够荣登正三品小九卿的高位,此皆玉柱提拔之功也。

  “门下拜见柱公。”刘瞰进门后,目不斜视的长揖到地。

  这年头,一般的官员,都称呼玉柱为:相国。

  只有,多年的老部下,才有资格唤他为:柱公。

  总而言之,不同的身份,不同的场合,称呼也迥然不同也!

  “博闻兄,你太过客气了,坐吧。来人,上茶。”玉柱对自己人,一向都很温和,从不轻易发脾气。

  刘瞰经常往来于玉柱这里,他也知道玉柱秉性随和大度,不拘俗礼,便主动凑到玉柱的跟前,斜签着屁股,打横坐了。

  “不瞒柱公,门下此来,是有要事相禀。”刘瞰是玉党小集团的一员,他也不怕说直话得罪人了。

 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,玉柱的亲舅舅李五,又惹事了!

  因为有李四儿的持续贴补,李五在乡下过的日子,也异常之滋润。

  结果,引水修渠的时候,和邻居家因为地盘问题,起了纷争。

  众所周知,在乡下引水灌溉,邻里关系至关重要。

  实际上,只要多说几句好话,多赔几个小心,也没啥大事。

  但是,李五却把引水渠,修进了别人的田里。

  若是一般人,被欺负了,也不敢吱声。

  偏偏,李五的邻居,有个堂哥是都察院的人。

  在那位堂哥的指点下,李五的邻居,越过了顺天府,径直到大理寺递交了状子。

  众所周知,大理寺接的状子,必然会惊动老皇帝。

  玉柱听了前因后果,不由微微一笑,说:“无妨,由着他们去闹,闹得越大越好。嘿嘿,反正我的名声已经臭透了大街。”

  刘瞰也是明白人,他一听就秒懂了。

  玉柱的裙带们,若是完全不做恶了,皇上就该起疑心了呀!

  事情就是这么的荒唐!

  玉柱如果是正人君子,老皇帝绝对不可能提拔重用他到如此的程度!

  正因为,玉柱的小辫子,一抓一大把,老皇帝才敢放心大胆的重用他。

  这就属于是典型的皇权至上的悲哀了!

  别说玉柱了,难道说,老皇帝不知道隆科多肆无忌惮的大捞黑钱么?

  送走了跑来通风报信的刘瞰,玉柱摸着下巴,心里大为感慨。

  有人暗中举报李五,却怎料,接状纸的刘瞰,在私下里,已经把消息完整的透给了玉柱。

  玉柱若是心狠手毒一些,只需要使个眼色,告黑状的人,立时就要家破人亡了呀。

  刘瞰走后不久,门上来报,庄王府的二郡主登门求见。

  “不见。就说我去了军营里。”火候还没到,玉柱丝毫也不着急。

  现在,即使见了二郡主,谈判的条件,不外乎是金银珠宝,田契铺子一类的身外之物罢了。

  因老皇帝临时回宫祭祖,天不亮,玉柱就坐轿出了府门,去宫里当值。

  玉柱心里明白得很,畅春园虽是老皇帝的行宫所在,毕竟只是皇家园林,他骑马进出,倒也勉强说得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