骗了康熙 第252章

作者:大司空

  请注意,玉柱并没有送银子给部下们花,而是以超低的息钱,借给大家去使。

  另外,营管带一级的高级军官,还可以请玉柱出面当大媒,帮着提亲。

  堂堂京城里的土霸王,亲自出面,替部下们上门提亲,这份体面也是没得说了。

  袁世凯的粗俗手段,玉柱压根就不屑为之。

  分期付款购房,借钱帮部下们结婚,将来手紧了,还可以低息再借。

  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,岂不比吃谁的饭和穿谁的衣,利益捆绑得更紧么?

  军官们的前程,都捏在玉柱的手心里。

  军官们的俸禄,也都是玉柱不打丝毫折扣的亲手发到他们的手上。

  军官们有了困难,以玉柱手眼通天的雄厚实力,几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。

  这样的帅爷,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老部下们,岂有不誓死追随之理?

  见拿了钥匙的军官们,都眼巴巴的望着他,玉柱把手一摆,故意大声说:“都别跟我这里戳着了,碍眼得很。”

  “嗻。”军官们行了礼后,一轰而散,各自跑去开门进楼,欣赏自己的狗窝去了。

  牛泰望着异常兴奋的军官们,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,很不理解的问玉柱:“主子,奴才就想不明白了,这才多大个事儿啊?值当如此高兴?”

  玉柱瞥了眼牛泰,唉,这就属于是典型的饱汉子,不知饿汉子饥啊!

  牛泰的阿玛,官职不高,但是,架不住他祖上入关早啊,抢的宅子大,夺的田地多,家底子自然就厚了。

  玉柱手下新招募的这些军官们,大多都是穷泥腿子的出身。

  他们若不是没有手艺伴身,又怎么会,参加了玉柱的新军呢?

  大清入关快七十年了,土地的兼并,也跟着日甚一日。

  但是,社会上一直有个说法,好男不当兵,好铁不打钉。

  这里的兵,说的就是绿营兵!

  绿营兵的名义总员额是六十几万,但是,由于军官们积极的吃空饷,只怕是不到四十万了。

  随着承平日久,绿营兵虽然还有一定的战斗力,却也逐步滑向了北宋厢军的打杂为主的深渊。

  比如说,某绿营参将,要修宅子了。他不可能花钱去工匠,而是直接安排手下的绿营兵,帮着出苦力干活。

  这种出苦力,不仅没有工钱,而且,还要自带干粮。

  草民们的经验,都来自于朴素的生活。

  就这么一传十,十传百,在民间,就有了不乐意当兵,歧视绿营兵的说法。

  “牛泰啊,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,你还是告诉我,喜欢哪家的闺秀,我去帮你保媒。”玉柱心里有数,阶级不同,观点肯定不同,没办法多做解释。

  牛泰憨憨的一笑,说:“主子,您还不了解奴才么?奴才哪有什么主见?全凭您做主了!”

  玉柱略微一想,也是,牛泰这小子,至今都没有开窍,只怕还是个处男吧?

  “嗯,你阿玛来信了么?他怎么说的?”玉柱不想太独断专行了,毕竟是牛泰的终身大事。

  牛泰扭捏着说:“主子,奴才的阿玛说了,一切全凭主子您的吩咐。”

  玉柱有些泄气,算了,牛泰的一大家子,也都唯他的马首是瞻,不可能节外生枝的。

  马青方有了自己的小窝,就惦记着想娶媳妇,抱着暖被窝了。

  这个时代的大媒上门提亲,男女双方事先都商量妥了,其实也就是走个形式罢了。

  到了提亲的这一天,玉柱故意摆开了伯爵的仪仗,带着聘礼,和大队伍,浩浩荡荡的去了俏寡妇的小饭馆。

  俏寡妇,牛氏,也是汉军旗人,因男人得急病死了,她又无子,家产被族里人侵夺一空。

  没有了铁杆庄稼,也没有了田宅,等于是失去了生计。

  走投无路的牛氏,只能抛头露面的在外城,开了间小饭馆,勉强度日。

  据马青方所言,因牛氏的姿色尚可,看上她的旗下大爷们,也有好几个。

  只是,牛氏宁可苦熬着,也不乐意给人做妾,倒是挺有骨气的。

  玉柱一行人,吹吹打打的来到了小饭馆的外头。

  牛氏请来的旗下骁骑校,察觉到架式不对,赶紧从饭馆里出来。

  好家伙,那骁骑校眼力倒不错,很识货,一看仪仗,就知道,竟然来了个伯爵。

  等玉柱从官轿里下来,脚刚落地,那骁骑校赶忙扎千行了礼。

  “正蓝旗汉军,第四参领第八佐领下骁骑校,卑职昆岱,请玉帅大安!”

  玉柱顶戴上的红宝石,还坐着四人官轿来的,昆岱当即就对上了号,必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,玉柱来了。

  这也怪马青方事先没有把话说清楚。

  当时,商量的时候,马青方只是告诉了牛氏,营里的上司会来提亲,却没说是玉柱亲自要来。

  玉柱还没进饭馆呢,管区的参将就气喘吁吁的跑了来,单膝跪地,规矩的行礼。

  “巡捕中营参将,标下哈灵忠,请玉帅大安。”

  得嘞,玉柱还没来得及发话,四周看热闹的人,已经被哈灵忠带来的人,用刀枪驱赶去了街道两旁,免得他们碍了玉帅的事儿。

  既然已经清了场,玉柱也不好当众埋怨哈灵忠,索性叫了他一起,陪着进了小饭馆。

  有玉柱坐镇,整个提亲的过程,自是顺畅无比。

  由于是牛氏是二婚,不适合用花轿抬进马家的门,昆岱便婉转的说:“不瞒玉帅您说,我这侄女儿倒不惦记着拜堂仪式啥的,就是想在婚后,继续把眼前的这间小饭馆,接着开下去。”

  玉柱一听就懂,牛氏被前男人家的族人们扫地出门过一次,这是被整怕了,担心将来再次一无所有吧?

  二婚和头婚,其实有着本质性的不同。

  怎么说呢,二婚的半道夫妻,相对更看重利益一些。

  不过,好在牛氏并未生育过。若是,牛氏的身边带着儿子,哪怕马青方再喜欢她,玉柱也不太可能点头答应。

  没办法,给人当后爹,养别人家的儿子,玉柱这个大媒,也担心将来会落下马青方的埋怨啊!

  在现代,女子婚后接着上班,本是寻常之事,玉柱自然是可以理解的,便当即点头允了。

  顺利的提过亲之后,玉柱刚回步军统领衙门里,屁股还没坐稳当,畅春园那边就来了传旨的太监。

  (PS:求保底月票,今天必有加更!)

第345章 陪康熙去问柳

  ,!

  玉柱进了清溪书屋,拜见了康熙。

  康熙扬了扬手里的折子,说:“南城察院参了你一本,说你仗势欺人,抓了他们一百多人?”

  玉柱在康熙的跟前,从不藏着掖着,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,完整的说一遍。

  末了,玉柱叹息道:“老爷子,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恶气。”

  毕竟还是年轻人,容易冲动!

  康熙瞥了眼玉柱,不仅没有发怒,反而觉得,玉柱若是忍住了,没有报复南城察院,那个心机就太深沉了。

  “你身为朝廷大员,居然挟私报复,成何体统?”康熙板着脸训斥玉柱。

  “奴才有罪,请万岁爷责罚。”玉柱赶紧伏地请罪。

  “去,把偏殿的地板,都擦干净喽。”康熙冷着脸罚玉柱去做苦力,扭头又说,“叫张廷玉。”

  等玉柱擦完了地板,坐下喝茶的时候,魏珠凑过来,小声透了口风:“柱公,南城巡城御史,已经罢了职,拿交刑部治罪。”

  玉柱早就心里有数了,他是康熙交托兵权的心腹,南城御史不过是随时可以替换的恶犬罢了,孰轻孰重,还用问么?

  凡是都要讲道理嘛!

  南城察院,先动的手,居然抓了玉柱的人不放,简直是岂有此理!

  在这个吃人的社会,衙门之间扯皮打架,官司打到御前,总绕不过去三种情况:不是主动挑衅的一方,就占着理儿;由于简在帝心,皇帝基本上要拉偏架;没出人命的,就叫有节制。

  实际上,康熙心里明白的很,如果没有人在后边推波助澜,区区南城御史而已,怎敢和玉柱对着干?

  反过来想,拿掉了玉柱,对谁最有利?

  这不是和尚头顶的虱子,明摆着的事儿嘛!

  玉柱身上的小毛病,确实不少。诸如,喜欢早退,好色,爱钱,还总喜欢讨价还价。

  然而,本质上,玉柱是忠诚可靠的纯臣,妥妥的帝党。

  亲儿子们,皆不可信的时候,康熙笼络玉柱都来不及,怎么可能自毁长城呢?

  玉柱能够坐到今天的位置上,经历了多少磨难?

  尤为难得的是,玉柱当着康熙的面,从来不编瞎话,连他自己的小心思,也说得一清二楚。

  事君以诚,此至忠也!

  等康熙召见了老四之后,又把玉柱叫了进去。

  “擦地板的滋味,如何?”康熙面无表情的问玉柱。

  玉柱涎着脸说:“不瞒您说,太痛苦了,主要是腰酸的厉害。今儿晚上,只怕是没本事收拾您赏的美妾了。”当着皇帝的面,居然揉了揉腰。

  “小混球,嬉皮笑脸的,滚吧。”康熙被气笑了,这家伙简直是恬不知耻,啥都敢说。

  “嗻。”玉柱倒退着走到门边,康熙忽然又说,“木兰秋狝,兹事体大,切不可轻忽大意,明白么?”

  “至高无上的恩赫阿木古朗汗,您就放心吧,您指哪,奴才就打哪儿!”玉柱故意用的蒙语。

  “哦。”康熙被提醒了,玉柱精通满蒙藏汉四种语言。

  到时候啊,康熙陈兵于塞外,径直用蒙语吩咐杀人,连通译都不需要了。

  玉柱回了衙门,叫来文德纳,当面夸奖说:“干得漂亮,这一次,咱们没有任何后患的,斗赢了!”

  文德纳很谦虚的说:“东翁,您一直教诲下边的人,不管办什么差使,务必有理有利有节。门下不过是听进去了而已,当不起您的夸奖。”

  玉柱点点头,孺子可教也。

  “嗯,你去窑厂那边盯着点,看看他们烧制的大水缸,进度如何?”玉柱明摆着要重用文德纳了,文德纳克制住心中的欢喜,扎千道,“嗻。”

  京城之中,和玉柱关系最大的,不是捕捉盗贼,而是防火。

  如今的京城里,家家户户都是木制的房子。尤其是南城的贫民区里,一户挨着一户,往往过道仅容一人通过。

  一旦失火了,火借风势,一烧就是一大片。

  就在玉柱出生的那一年,南城的贫民区里,半夜闹出了特大的火灾。结果,烧了几千间房子不说,还烧死了一百多人,连顺天府尹都被牵连着罢了职。

  一言以蔽之,京城里的防火局势,重在外城,外城又尤重南边。

  玉柱心里明白的很,真要较好的防火,南城的民居,就必须像内城一样,户与户之间,隔出防火墙来。

  可问题是,南城的穷人居多,强行拆出隔离的防火墙,受影响的人家,至少过万户。

  就算玉柱是康熙的心腹宠臣,也架不住民怨沸腾。

  每条胡同里,摆几只大水缸,仅仅是临时应急的措施罢了。

  真正要解决问题,还必须人工挖渠引水。

  但是,在这个老百姓素质,普遍很低的时代,即使挖了引水渠,也会变成龙须沟那种臭水沟。

  不过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
  从上任的那天起,玉柱就一直在琢磨着防火的问题。

  今天,从畅春园回来的路上,玉柱无意中听见路旁私塾里朗朗的读书声,眼前豁然开朗。

  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国之大事,首重教育!

  “小文,你编个防火的小册子出来,尽量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土话。”玉柱放下手里的茶盏,认真的叮嘱说,“绝不能文字艰涩,务必朗朗上口,即使是大字不识几个泥腿子,也能听得懂。”

  文德纳答应了,却有些不解的问:“东翁,这是为何?”

  玉柱仰起下巴,笑着说:“外城的民籍之家,里甲之制渐渐崩坏。咱们可以这么着,每五百户设一名保长,三十户设一名甲长。保长,由衙门里指派,甲长由民户们轮流担任。你的任务是,编成防火小册子,先教会保长,再由保长教会甲长,依此类推。”

  里甲制度,在四九城的逐渐崩坏,主要是人口的流动性极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