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雨大宋 第75章

作者:安化军

  夏竦是以经略使兼知并州,一路大帅,地位在转运使之上,根本不理施昌言。这些日子,转运使司和夏竦互相指责,奏章不断,在朝中掀起一场风波。

  王克臣受命处理这些事情,焦头烂额。好在毛皮货场那里物价渐渐平稳,生意兴旺,众人的注意力重新转到做生意上,风波慢慢开始平静。

  听着王克臣讲完最近的变化,夏竦道:“不过几家商户亏了本钱,借着朝中人脉,掀起偌大的内波来。若不重重惩治,只怕人心思乱,事端频出。事情慢慢平静了总是好的,只是转运副使陈洎,在城中建衙门,你吩咐州里官员小心谨慎,不要被他拿住把柄。”

  王克臣拱手称是。

  夏竦点点头,拿起桌上一个小盒子,打开盖子,递给王克臣:“签判杜中宵,自到大通监后,潜心用事,极尽巧思,制了新铁钱出来,你看看如何?”

  王克臣躬身接过,看盒子里是几十枚铁钱,俱是银白色,与以前的铁钱迥然不同。把钱拿出来,只见图案清晰,轮廓分明,极是精美。仔细观看,就可看出印迹显然,并不是铸造的。

  看了良久,王克臣才道:“相公,这是铁钱?与以前铸的钱决然不同。这钱极是精美,而且分量十足,不要说民间的私铸铁钱,就是以前的官铸铁钱也远远不如。”

  夏竦点了点头:“不错。铁钱难铸,以前铸的钱大多字迹模糊,难有精品。杜签判新制的铁钱,比市面上的铜钱也不逊色,极是精良。若是通行民间,想必能受军民喜爱。”

  王克臣沉吟一会,道:“官方铸钱,最怕的是两件事。一是本钱过高,铸了亏本。钱再好,官府铸得越多,亏得越多,便难长久。再一个民间私铸,难以防范。不知这钱——”

  夏竦笑了笑:“杜签判来的信里,专门提了这钱的两个好处,正是你担心的。一是这钱虽然看着精美,其实本钱不高,与以前铸铁钱成本相差不大。再一个,这钱材料难得,制造更是不易,绝非民间可以仿制的。有这两个好处,这铁钱想来可行。”

  王克臣奇道:“怎么可能!这钱如此精美,本钱岂能低了?”

  夏竦笑着问道:“通判,这虽然是铁钱,却洁白如银,你可知是因何缘故么?”

  王克臣摇了摇头:“下官着实不知。若不是相公说是铁钱,哪个能够猜到。”

  “这钱的上面,镀着锡。你仔细看看,是不是与锡器有些相似?铁是镀锡,仅此一项,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制出来的。如此制的铁钱,不能鼓铸,必要压制,这又不是民间能够制造的。这钱诸般都好,只是钱值有些低了。我已命杜签判,把上面文字改为三文,再制一些出来。”

  王克臣点头:“相公说的不错,若是民间不能盗铸,改为三文自然合适。不过,如此一来,民间行用的铁钱还是难绝,要谨防百姓收了这钱,藏起来不用,依旧用旧铁钱。”

  夏竦点了点头,沉吟一会,道:“你说的极是。我们发了新钱,若是还收旧钱,百姓定然都把旧钱缴上来,舍不得用新钱。要防此事也不难,衙门收税,不要旧钱就是。只管发新钱,让百姓自己兑换。”

  王克臣苦笑:“相公,此事万万不可。如此一来,民间的旧铁钱岂不是一下废了?现在民间存的铁钱何止千万,一下废掉,必然民怨沸腾。转运使司在城里新设衙门,那还了得!”

  夏竦闭上眼睛,过了好久,才淡淡地道:“通判以为,该当如何?”

  王克臣拱手:“最稳妥的办法,是让杜签判多制些钱出来,用半年或数月时间,让百姓用旧钱兑换新钱。过了时限,再废旧钱不迟。如此虽然开始亏上一些,新钱不能盗铸,这是长久之计。”

  夏竦摇了摇头:“通判有没有想过,如此做,衙门要亏多少?河东重地,驻扎兵马不少,处处都要钱粮,经不起如此撒钱啊。不如这样,半年之内,可以旧钱新钱并用,过了期限,全用新钱。”

  王克臣沉默不语,不敢冒然回答。半年时间,民间已经有铁钱必然不能兑换完毕,到了时间,不知多少民户要倒霉。最可能的情况,是旧铁钱民间照用,只是衙门不收了。这样做衙门不会有损失,但民间必然有人家因为废旧换新,大量财产化为乌有。

  见王克臣不说话,夏竦又道:“杜签判来的信里,对于行用新铁钱,只说了一点。那就是如果官府用新铁钱换旧铁钱,要谨防民间大量铸旧钱,拿来混水摸鱼。”

  “这倒是难防。”王克臣叹了口气。这种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,只要衙门敢兑,民间必然有人乘机大量铸旧钱。因为兑换,还少了以前铸了难花的麻烦。

  夏竦点了点头,道:“是以,行用新钱,是绝不可能兑旧钱的。最多给几个月,新旧并行,有那些受损的民户,只好自认倒霉了。你拿盒子里的一半新铁钱出去,分给州里官员,让他们看一看,新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。三日之后,报到我这里来。”

  王克臣拱手称诺。这是新事物,夏竦虽然觉得不错,到底心里没底,要州里官员一起提意见。

  夏竦又道:“此事非小,吩咐下去,不得对外泄露了消息。要防衙门告示未出,有人得了消息,提前用手中铁钱买货物,换金银铜钱,惹起民间物议。”

  王克臣称是,心里却明白,这一点很难防止。官员都是外地人,或许能守口如瓶,可他们都有家人奴仆,还有手下公吏差役,如何能够杜绝?更不要说,以前的俸禄也多用铁钱,官员手里本就不少,他们肯定第一时间把自己手里的旧铁钱用掉。

  不过转念一想,这何尝不是夏竦给官员们人福利。边地为官,多有不易,夏竦不算刻薄的人,能够给下属点好处,也不会吝惜。此事关键不是杜绝,而是一定要把握好度。

第36章 收钱

  东边的太阳露出一抹鱼肚白,路边草上的露水未干,街上行人稀少。在数十兵士簇拥下,十辆大车缓缓驶进并州开远门,沿着南门正街一路向北。到了子城转西,径直进了州衙。

  听着吱吱哑哑大车行进的声音,城里居民纷纷议论,不知车里装的什么货物。

  早起的夏竦吃罢了早饭,正在客厅歇息,一个公吏急急进来叉手:“相公,大通监的钱来了!”

  夏竦猛的睁开眼睛:“命他们运去军资库,兵士死守,我去观看!”

  公吏叉手应诺,转身出去了。

  夏竦缓缓起身,换了公服,带了身边随从,这才不急不缓地出了住处。

  军资库在子城西门附近,与州衙相邻,是并州最重要的一库。军资库里放的其实不是兵器,放兵器的是甲仗库。大宋立国,基本政策就是以天下之财养军,是以放地方财富的库称为军资库。这里面聚集了并州官府控制的绝大部分财富,以及放诏书、圣旨的笔架阁等等,全在此库。

  军资库如此重要,非地方官可以独自作主,例由通判稽查,掌锁钥,知州掌出入。

  夏竦到库外,两位通判商瑶和王克臣已经到了,各带了手下公吏,站在门外。并州大城,两位通判分南北二厅,各有官衙,分别治事。不过军资库的管理权,是由两人合掌。

  见夏竦到来,商瑶和王克臣两人行礼,军资库的知库官才上前唱诺。

  行礼毕,夏竦才看着库前的十辆大车道:“此是大通监送州的第一批铁钱,可曾查验清楚?”

  商瑶和王克臣一起拱手:“回相公,下官已查验确实,一共有铁钱七千足贯,分文不少!”

  夏竦点了点头:“开库!此钱封进库里,提榜全城,三日后行用全州!”

  一众官吏拱手唱诺。商瑶和王克臣取了锁钥,得了夏竦手令,开了军资库大门。

  军资库里库房众多,从放金银、绢帛、铜铁钱,到盐、茶、香药,等等,各种货物无所不包。专放铁钱的库子上前,与一众官吏清点车上铁钱数目,开始向库里搬运。

  杜中宵送铁钱样品到州之后,经过一众官员再三商议,决定两枚新铁钱当一铜钱,并对形制略作改变。几经折腾,十日之前才定了下来,今天才第一次大量制造,送到并州。

  陕西、河东等行用铁钱的几路,钱法相当混乱。大小铜钱、大小铁钱,不知有多少种钱,有的按路使用,有的则通行几州。这些地方钱币,地方官有决策权。夏竦向朝廷报备之后,便可自主决定。现在的河东路已经废了大铁钱,实际使用的十枚当一枚铜钱的小铁钱。新钱的价值相当于五枚小铁钱,折半的小铜钱,相当于又多了一种钱。

  夏竦走上前,打开一筐,只见里面装满了成串的铁钱。形制统一、图样清楚,制作相当精美,不由喜道:“自西北战起,行用铁钱,钱法大坏,不知出了多少事端。有了这种铁钱,可防民间盗铸,统一钱法也不是难事。于官于民,都是一件好事。”

  王克臣道:“依杜签判来书,每次十大车七千足贯,三日一送,数量着实不少。”

  夏竦点了点头,相当于一个月三万多贯钢钱,数量当然不少,并州一年的税赋总数才多少?用不了几个月,这种铁钱就可以通行到其他几州,慢慢把所有的旧铁钱全部淘汰掉。

  一边商瑶道:“最要紧的,是要知道现在铸钱的本钱是多少。现在大通监那里,是送州七千足贯自留两千贯,用这两千贯做本钱。再加上铁本身的价钱,鼓冶使用厢军,只有大概,没有确数。”

  王克臣道:“此事初兴,只怕杜签判也难算出具体的本钱来。现在只知道一件事,以新铁钱二当铜钱一,绝不会亏本,只是不知赚多赚少。”

  夏竦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。其实杜中宵给自竦的信里,还提到了另一件事。以现在定下的币值,铸新铁钱是不会亏本的,赚多赚少不说。但正因为铸钱不亏本,最怕的是官方为了利润,不顾市场需求大量制造。钱制得再精良,市面上多了价值也会下降。现在新钱镀锡,民间不能回收,更加有这个问题。现在是用新铁钱替换旧铁钱,所以根本没有计划,到底要制造多少。

  制造钱币赚钱,但也不能赚得太多,不然官方很难抵挡住诱惑,靠制钱敛财。在杜中宵前世,这就是印钱放水,搜刮民间财富。制造铁钱,其实一样有同样的问题。

  不过夏竦在并州任职,不过数年时间,还轮不到他来考虑这个问题。等到新铁钱泛滥,不知道是几任之后了。只要杜中宵提出来,以后的知州不解决,是他们的事情。

  一边的孔目官带着贴司,写好了榜文,拿来让夏竦观看。

  夏竦看了看,重要是三日后开始使用新铁钱,此点无误,便交给商瑶和王克臣。

  并州驻扎的军队极多,给他们发放俸禄,可以使用新钱。除此之外,有大量军资需购买,这都是散钱的渠道。当然最重要的,是今年的春秋两税,到底收什么钱,夏竦还没有想好。

  现在眼看着已出正月,如果春税就让民间交新铁钱,未免过于仓促,容易引起事端。而只要官府不在收税上强制,新铁钱的推行便受到阻碍。

  新铁钱的关键,是制造精美,让民间乐于使用。私人难以盗铸,可以稳住与铜钱二比一的币值,相当于在旧铁钱上面加了一道隔断。随着新铁钱通行,旧铁钱的旧值会迅速降低,退出流通。

  太阳刚刚升起,搬运的兵士前来报告,已经全部运入军资库中,封存完毕。商瑶和王克臣两人亲自入库查验,确认无误,命手下公吏贴了封条。

  夏竦道:“这个月的俸钱,便就用新铁钱发放了。新钱行用,必自官兵官吏起,若不然,民间会有抵触。你们回去告知手下官吏,心中有数,不要到时喧哗。”

  一众官吏拱手称是。新钱再好,百姓没见过,不会顺利接受。军队和官吏是强力部门,拿着去买货类似于强买强卖,没人敢不收,可以最快地速度推行开来。

  夏竦看了看开边的太阳,感到心中轻快。下个月他将带兵巡边,最愁的就是钱粮。这个时候杜中宵制造大量钱币充实军资库,难题应刃而解。有这许多钱在手,自己带的兵马可以更多。在西北数年,对元昊无一胜绩,夏竦也觉得窝囊。现在停战,带兵到边境耍一下威风,也算出一口气。

第37章 贪得无厌

  杜中宵站在河边,看着工匠在那里打制铁器。在一边陶十七拿了根木棍当作长刀,与十三郎比划武艺。铁钱制造走上正轨之后,利用制好的钢板,杜中宵让匠人锻了一套铁甲给十三郎。

  前世看电影,里面欧洲骑士的板甲锃光瓦亮,看着让人眼馋。可杜中宵并不知道板甲怎么制作,特别是其中的细节一无所知。铠甲这种东西,看着简单,实际涉及到很多学问,用前世时髦的说法,就是人体工程学。既要防护好,又要让人穿着舒服,不影响运动,设计并不容易。当然,最重要的是,用现制出来的钢板锻出的铠甲,非常沉重,也只有十三郎这种壮汉穿着自如。

  此时军中的甲也非常重,动辄数十斤,并不比杜中宵锻出来的甲轻。可用那种全身甲的禁军,是精锐中的精锐,兵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。在被禁军层层选拔之后,别说是厢军,就连普通的禁军实际也达不到要求。杜中宵一个幕职官,制了那种甲,也不知道哪里用去。

  杜中宵看着匠打制的,是一根枪管。

  有了质量过得去的熟铁,有了均匀的钢板,就可以试着卷火枪管了。当然,炒钢炉里能够化出铁水来,可以直接铸造钢管,而后进行加工。现在一切都是试制,没有必要费那番功夫。

  三个匠人,把钢板烧得通红,而后慢慢卷起来,进行锻打。一层不行,便就两层,忙了半天的功夫,一根长长钢管便就成形。把卷好的钢管放在地上,一个匠人到河里提水,浇在钢管上。这是熟铁,无法淬火,向上面浇水仅是降温而已。

  正在这时,唐孔目从大通监衙门急急过来,到杜中宵面前唱诺:“签判,州里公文!”

  杜中宵起身,接过唐孔目手中的公文看了,不由皱起眉头。文中夏竦问,既然新的铁钱民间难以仿制,可不可以制当十大钱,也就是与铜钱同价。如果制出来,实际上就是完全替代铜钱。

  摇了摇头,杜中宵心中叹气,自己早就想到会有这样一天了,只是没想到夏竦如此心急。

  哪怕是铁钱,是金属币,一旦币值远大于成本,就与原来的贵金属货币不同了。制当十大钱,铸币利润过高,就会面临民间假钱的大潮。新铁钱是难以防制,可并不是没有办法。最简单的,可以把小钱锻平,而后压在一起,拼成假的大钱。不要以为难做,只要利润够,百姓总能想出办法来。

  要想钱法不坏,就要让钱制尽量简洁,不要叠床架屋,给民间留下机会。不要说铁钱,陕西路行用大铜钱,都惹出无数事端。

  把公文收好,杜中宵对唐孔目道:“孔目,这些日子监里制铁钱,可还顺利?”

  唐孔目喜滋滋地道:“回签判,一切顺利!自州里揭下榜文,并州行用新铁钱,监里便就钱粮不缺了。手中有钱,不管是衙门公吏,还是各场务工匠,都像换了个人似的。”

  杜中宵点头。大通监前些日子破败,跟财政不足有银大关系。现在自己制钱,治下所有人的钱粮都可足额发放,甚至连折支都免了,一律现钱。新钱由于制造精美,接受情况良好,不只是大通监,周围几个县都有人专门到这里来换钱。

  夏竦要制当十大钱,也是因为事情发展超出预计,要提前推行到其他几州。

  杜中宵想了想,道:“既是一切顺利,可以再加些人手,每日里制的钱增加几成。前几年民间旧铁钱过多,新铁钱要想尽快替代,你们只好辛苦一些。还有,制钱是朝廷大事,凡是参与的人,尽量以厢军为主。非用民间匠人的,当妥善归划,不使制法泄露。”

  唐孔目连连称是,拱手离去。

  杜中宵站在河边,看着远方渐渐绿起来的大地,心中有些烦躁。事情刚刚有了起色,夏竦便迫不及待的要制大钱,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。现在能制当十钱,把铜钱从民间换过来,之后会不会制更大面值的钱?贪心不足,再好的事情也会慢慢败坏。

  钱法崩坏,铸钱的材料、方法、发行有问题,一有利润,官府便就贪得无厌是更大的原因。钱是用来方便经济运行,促进经济发展的,并不是敛财手段。官方的收入,还是要以正常的收入为主,不能从钱法上想办法。制钱最好是官方有利润,但利润又不太高,不至于引起官员贪念。货币终究是价值符号,是交易手段,是一种特殊的商品,而不能做为普通的商品。别说这个时代,就是在前世,政权一旦抵挡不住压力,大规模印钱,从民间短时间搜刮大量财富,都免不了影响经济运行。

  这个时代无法精确计算经济运行需要的货币数,和货币的发行数,但物价不会骗人。物价暴涨,官府制再多的钱出来,也无非是慢慢压缩制钱利润,回到合理的利润区间。最后钱法崩坏,像现在行用的铜钱一样,铸钱最后变成亏本。

  想了又想,杜中宵还是决定把这个道理跟夏竦讲清楚,不要制大钱。现在制小钱有利可图,在初期民间不足,无非是实际使用中,民间不会按照官方比例。现在是两枚新铁钱换一枚铜钱,五枚旧铁钱的官方比价,可在市面上,由于旧铁钱无人想要,可能一枚新铁钱能换十枚旧的。随着新铁钱增多,旧铁钱慢慢减少,这个比价会拉大,最后无人使用旧铁钱,旧铁钱通出流通,如此而已。

  十三郎穿着铁甲,行动笨拙,不时被陶十七的林棍点在身上。初时陶十七还兴致盎然,点中一下便大笑大叫,后边点中的多了,觉得索然无味。最后把木棍一扔,口中道:“我砍中你数十切,你却还不倒下,有什么意思?不玩了,不玩了!”

  十三郎道:“我穿着铁甲,刀枪不入,你点中自然无用。不如这样,你去换了真的钢刀,我们接着来过如何?放心,这铁甲坚硬异常,你伤不了我!”

  陶十七哪里肯?一溜烟跑掉,去看匠人劳作。

  见杜中宵转过身来,陶十七问道:“官人,这里的钢管已经好了,还要怎样?”

  杜中宵走过来,看了看地上已经凉了的钢管,对陶十七道:“我不是让你制了几根钢棒?过去拿过来,把这铁管烧得红了,套在钢棒上面,接着锻打。必要打得均匀如一,没有丝毫渣滓,才算合格。”

  这钢管是卷制而成,接口并不牢靠,而且里面难说有没有残渣。火枪是危险物品,要保安全,还是多锻制几次,让材料均匀,才能试验。

第38章 试枪

  杜中宵吩咐兵士把火药倒进枪管里,由于把握不住数量,只是吩咐少倒。倒完火药,想了想,没敢让他们装弹丸。从前端把装入枪管的火药捣得结实,才让一这拿着烧红铁条的陶十七点火。

  陶十七把铁条放到火门的小孔,问杜中宵:“官人,就是这里?”

  杜中宵点头:“是了,是了。你只管伸进去。”

  陶十七点了点头,一咬牙,把通红的铁条插进了小孔里。

  几乎是眨眼之间,一阵黑烟升起,浓烈的硝烟味呛得人睁不开眼,枪口窜出一阵火光。

  陶十七等人瞪大眼睛,看着枪口在硝烟渐渐散去。过了好一会,才道:“官人,这——这有什么用处?费了许多功夫,制了这些钢管,就为了放个焰火?”

  杜中宵平静了一下心神,让兵士拿起钢管,仔细看有没有崩裂。见一切正常,才道:“当然不是放焰火!你们想一想,若是在前面放到弹丸,火药一烧,不就射出去了?”

  陶十笑着摇了摇头:“官人说笑,怎么就把弹丸射出去了。”

  试验火药是个危险工作,杜中宵可没有为了发明火枪献身的觉悟。吐了口气,才道:“能不能射出去,你放枚弹丸不就知道了?那边有制好的铅弹,填了火药之后你放进去。”

  陶十七答应,笑嘻嘻地与兵士一起,重新填了火药,拿起一枚铅弹放入。

  杜中宵看看前方,是一个小斜坡,并没有一个人。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,让十三郎跑过去,仔细查看了一番,才对陶十七道:“你如刚才一般,把枪管里的火药点了。”

  在陶十七看来,这就跟以前放鞭炮一般,只是觉得好玩。从旁边的火堆里拿起铁条,看了看,前端通红,才慢慢伸进了枪管后端的小孔里。

  与刚才不同,这次一声闷响,硝烟才升起来。黑火药烟雾浓烈,也看不清前面是个什么情况。

  待到烟雾散去,众人发现还是如刚才一般。陶十七怔了一下,道:“这次不同,有了响动,不似焰火了,倒是个炮仗。”众人一起大笑。

  杜中宵吩咐兵士拿起铁管,口朝下倒了又倒,只有些残渣,不见铅弹的影子。又仔细看了枪管,确实没有崩裂,心里才有了些底。最怕的,是钢管质量不过关,一点就炸膛。

  指着地上的残渣,杜中宵道:“看,前面的铅丸不是打出去了?”

  陶十七“咦”了一声,与十三郎一起,趴在地上仔细寻找,哪里能够找到那枚铅丸?两人不信,看了看方向,要到枪管前方去找。杜中宵道:“不要闹了,那边还有许多铅丸,只管再试。”

  陶十七来了兴致,亲自向枪管里填火药,装了铅丸进去,重要点火。

  如此数次,都倒不出铅丸了,众人才相信真把铅丸射出去了。

  此时几人周围硝烟味极浓,呛得人睁不开眼睛。杜中宵吩咐今日便就如此,回去再想办法。

  陶十七兴致正浓,哪里肯就此离去?口中道:“官人莫急,让我再试一次!”

  说完,与十三郎一起,向枪管里填了火药,捣得分外结实,重又点火。这次声音更响,把众人吓了一跳。而且不只是声音响,就硝烟也淡了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