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雨大宋 第123章

作者:安化军

  此次杜中宵入宫,便是越次入对。对于官员,这是一种特殊的荣眷。

  等了没有多久,便有閤门卫士出来,让杜中宵随着入宫。

  进了垂拱门,进了大内,穿过长长的游廊,迎面看见一个官员,依然是生面孔。这应该是杜中宵来之前入宫的,不知是外地官员陛辞还是述职,行色匆匆。

  到了崇政殿,行礼如仪,杜中宵随着小黄门进了大殿。这里已来过数次,并不陌生。

  行礼如仪,杜中宵站在阶下。赵祯坐在上面,吩咐赐座,礼遇跟以前大不相同。

  杜中宵谢过,在小黄门取来的杌子上坐下来。

  赵祯问了杜中宵什么时候动身去京西路,道:“自西北乱起,朝廷用兵数年,可惜无一大胜。朝廷养兵百万,将领无数,却无一人可为朝廷了事,任由党项坐大。每想起来,朕实在愧对祖宗。你先在火山军取唐龙镇,贝州城下又立大功,是近几年难得的有武略之人。又是进士出身,熟读诗书,若能带兵就是难得的诗书之将。军中大将,多不通文字,现在最缺的就是你这种人。我本意让你转任武职,带兵为朝廷做事,也展你胸中才学。奈何党项已和,此非其时。”

  杜中宵捧笏:“谢陛下褒奖。无论文职武职,臣都当为朝廷肝脑涂地。”

  赵祯点了点头,又道:“此去京西路营田,有你在永城县营田的经验托底,不必多问了。此次不是招募百姓垦田,用的是厢军。虽然做的是营田的事,却不希望浪费了你在军事上的才能。这一二十万厢军交予你,望你妥善安置,勤加教阅。或天下有事,能为朝廷分忧。”

  杜中宵想了一想,道:“陛下,臣以为,既然是让这些人去营田,便不能当他们是战兵。如果要保持他们的战力,可以选出一些人来,如保甲之制,秋冬教阅即可。如果要让他们做兵,又要他们种田,只怕两边耽误,什么都做不好。”

  赵祯道:“如何这样说?他们本就是兵,以前拉纤,现在种田,也无不可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如此做,岂不是如唐时府兵一般?府兵皆精兵,也不过一二代人数十年间,战力便就不堪。不兵不民,对军队尤其有害。种田的便去种田,当兵的便就当兵,才能练出精锐。”

  赵祯对军队的事情并不熟悉,不在这些事情上纠缠,问杜中宵:“你欲如何做?”

  杜中宵道:“臣欲仿永城县时的旧例,把这些垦田的厢军依保伍编列,各设村落,开垦闲田。在这些人里甄选中兵格者,编成军伍。除农忙时节,教以行伍之事,秋冬季节教阅。选出来的人,以军中事务为主,耕种田亩为辅,发给俸禄。如此做,才能兵农都不耽误,两全其美。”

  赵祯问道:“耕田是极费人力的事,你打算抽出多少人来,练兵为主?”

  杜中宵道:“臣以为,招到京西路的厢军约二十万人,抽出五万人来足够了。每遇农忙,如耕田种地收获的季节,他们便帮忙农事,不致误了农时。平时耘田拔草之类,他们不必参与,留在军营中。”

  赵祯沉默了一会,道:“四丁抽一,只怕会耽误农时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臣现在如此想,到了地方,如果实不行,那便五丁抽一,还是以种田为重。”

  真正养脱产的军队,十丁抽一才能比较稳妥,不至于耽误农时。五丁抽一已经勉强,四丁抽一按经验来看忆经过了。杜中宵当然知道这些,不过他带的到底是种田的厢军,并不完全脱产,觉得四丁抽一应该也可以。农业劳动的时间不均匀,集中在那么几个时间段,组织好了应该可以做到。

  贝州城下用的大炮,赵祯很感兴趣,直觉上觉得应该是一种重要的武器。不过这种武器怎么用,现在看来只有杜中宵明白,其他人都用不好。赵祯想让杜中宵转武职,就是想让他带兵,按照他的想法编列火炮这些,整理出完善的规章制度,能够推广到其他军队中。种种阴差阳错,杜中宵自己也不愿意,还是保留了文职,到京西路带着裁撤下来的拉纤厢军营田。虽然如此,赵祯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,想让杜中宵在这些拉纤厢军中试验新式武器,做得好了依然可以推广到其他军中。

  西北党项之战,京城禁军彻底失去了以前的光环,不再是被寄予厚望的天下精兵。现在反而是西北驻泊禁军战力较强,还没有打出后来的“西军”名号,却先让京城禁军有了个“东军”的名称。

  禁军不能打了,厢军的地位相应上升。特别是沿边三路的厢军,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战事,教阅变得频繁,很多地方成为正式战兵了。用厢兵的军费,养禁军的战力,好多地方官在做这件事。

  赵祯要平衡禁军将领的意见,对地方厢军升格很在意,一般在名份上不支持。杜中宵的厢军,他主要是想让杜中宵发挥自己长处,试验枪炮的用法,并不是真地培养正规军。试验出结查来,经验传给禁军使用,种地的还是种地的。

  杜中宵却是不这样想,改换武职他不愿意,但有带兵的机会也不会错过。谁知道什么时候,就有带兵上前线的机会呢?立下大的军功,比什么政绩都重要。而随着自己去京西路的纤夫,这几天接触过之后有一个发现,就是他们由于常年拉纤的关系,纪律性特别好。拉纤时喊着号子,一步一步前进,一切行动完全由号子指挥。杜中宵眼里,这天然是为火枪时代,排队枪毙准备的兵苗子。其他兵源,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,包括现有的军队,潜力都比不上他们。这样的大好机会,岂能浪费了。

第32章 世交

  因汴河使用车船,大量纤夫裁撤,杜中宵以度支郎中、直史馆权京西路转运判官兼制置营田事,驻唐州,带他们到京西路闲田多的州县开荒。进入闰正月,陛辞之后,带京城的两万余纤夫先行出发。

  此次升迁,杜中宵由员外郎升郎中,右曹转左曹,除了官阶超迁,还有清贵的意思。正常来说,应该是从右曹迁转,沿屯田郎中依次而升。从官职上说,杜中宵任转运判官足够了,但资序不足,所以要带一个权字。转运判官略低于提点刑狱和转运副使,与大州相等。按照迁转次序,两任知县升通判,两任通判升知州,两任知州升大州,签判与知县同,杜中宵缺通判和知州的资序。

  转运使带制置营田事,自太宗时起就有,特别是京西路,因为闲田众多,使副均带。不过杜中宵这个转运判官是多出来的,专门措置营田又跟他们不同。

  权二郎看着站在前面的杜中宵,眼神中有些惊慌。他认出来了,这正是自己前些日子,跟两位哥哥在酒馆喝酒时,乱说话坐在自己身边的官员。那一天说了不少犯禁的话,追究起来,罪过不小。这个时代虽然不会因言杀人,但以此为由,把自己流配也说不出什么。

  杜中宵也认出了这个一身花绣的年轻人,若不是他,自己还想不出到京西路营田,摆脱由文换武困境的机会。见他神色慌张,杜中宵笑了笑。自己现在是一方大员了,当然不会跟这样一个人过不去。

  此去唐州,三司支了一些钱粮,作为路费。到了地方之后,由转运使司挪钱粮出来,作为本钱。不过一路上穿州过县,都要由沿途州县接待,难免骚扰地方。自己是为朝廷分忧,对地方官来说,可是讨厌得很。要及早上路,赶在春季劝农之前到达唐州,不然像过街老鼠一样,可是不好。

  从京城出发,先坐船去蔡州,再由蔡州到唐州,恰好路过家乡。在那里接上家人,随自己到唐州去赴任,免了他们京城的路上奔波。好在回京之后,自己的职事一直没定下来,韩月娘没有前来。

  开封府派了一队兵马,沿途护送,沿蔡河而下,一路无话,没几日便就到了许州。

  杜循和罗景已经从蜀地返回,跟韩练早早等在码头那里,见杜中宵官船到来,急忙迎了上去。

  杜中宵吩咐属吏,安排人带队伍先行,官船在这里等自己一日,带着十三郎出了船。

  见到杜循和韩练,杜中宵急忙上前行礼。

  杜循道:“你前些日子说要到唐州任职,从这里过,我们日日等在这里,可算等来了!”

  杜中宵道:“孩儿不孝,劳烦阿爹和岳丈久等。”

  杜循笑道:“自家人,说些什么。我们在乡下置的庄子,你还没有看过呢,这一次在家多住向天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朝命在身,不能耽搁,我只能在这里待一天。明天必须出发,不然队伍到了蔡州,我人不在,只怕会让人闲话。”

  韩练道:“现在大郎是朝廷命官,天大的担子在身上,哪里由得着自己?亲家,我们不要在这里久站,接大郎回家里去,摆个酒席接风。家里许多主管、庄客,还没有见过大郎呢。”

  说完,指挥随着来的庄客,搬了杜中宵的行礼,一起向不远处的庄子行去。

  杜家建的庄子离着蔡河不远,不到一个时辰,便就到了庄前。

  还未下马,就见一个中年人带了一个小童站在庄前,见到杜中宵一行到来,急忙上前行礼:“学生李先,见过运判。”

  杜循急忙下,拉住李先的手道:“兄弟,我们世交,你如此做,岂不是折煞了犬子!他做了个养家吃饭的官,也还是你的世侄。你自称学生,岂不是羞死了我!”

  杜中宵急忙下马,问了才知道,原来李先是同乡李兑的堂弟。从小读书,还没有中进士。没中进士的读书人,对官员自称学生,是此时风俗,倒不分年龄辈分大小。

  李家是本乡大族,杜家因为杜中宵中了进士,算是后起之秀。两家本来是世交,这几年关系更加亲密,隐约间,临颖的事情大多都是由这两家做主。到这里做官的,都要卖这两家的面子。

  听说杜中宵今日回乡,李先特意带了儿子李庭玉过来拜访,让杜中宵认识一下。这是地方上大族联系亲情常做的事,有了这一面之缘,以后就有很多方便。就如当年杜中宵考进士的时候,李兑看出有几争可造之才,便就带了去京城,算是结个善缘。

  众人进了庄子,在花厅里分宾主落座,杜中宵对李先道:“阿叔,不知大郎可曾读书?”

  李先道:“我读书之余,也曾教他认了些字,只是启蒙,还没有正式读书。”

  杜中宵看着李庭玉,命十三郎取了一方砚台出来,送给李先:“我在河东路为官,有友人送了这方澄泥砚,说是用黄河之泥制成,极是好用。送给令郎,让他用功读书,传承家风。”

  李先高高兴兴地收了。澄泥砚也是名砚,虽然比不上端砚名贵,在北方也是屈指可数的了。不在于这东西值多少钱,这代表了一份交情,李杜两家的世交延续下去。

  杜中宵以前对乡贤没有概念,现在自己家成了乡贤,慢慢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。一个县里,两个进士,仕途还都不错,自然而然就成了德高望重的人。随着家境越来越富裕,资源越来越多,不管你愿意不愿意,在地方上的话语权都会越来越重。本县出了什么事情,不管是修桥铺路,救灾济荒,还是地方上出现事情,人家闹矛盾,都会找到家里来。慢慢地发展下去,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地方上的权力。至于得到这权力之后怎么做,就看个人了。以前的吴克久,便是不会做人,杜中宵中进士之后只能黯然离去。

  李兑现在任同知谏院,官职没有杜中宵高,职事却比杜中宵清贵。而且台谏升官容易,两家地位现在相当,又有几年前带杜中宵入京的交情,李杜两家关系和谐。这种情况下,地方官也不敢轻易得罪。

  坐不多时,韩月娘让人抱了儿子出来,与杜中宵相见。

  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,小家伙躲在杜循的时候,不时探出小脑袋,看一眼杜中宵,又飞速地缩了回去。杜中宵见儿子有些怕自己,取出一包饴糖,放到他的面前道:“你过来叫阿爹,我给你糖吃。”

  小家伙躲在杜循身后,口中道:“我前些日子吃糖多,妈妈不许吃了!”

  杜中宵听了哑然失笑。他倒是忘了,现在自己家不是当年那个衣食不继的时候了,小家伙从出生就过得衣食富足的生活,哪里会缺糖吃。

第33章 家事

  看看天近中午,杜循命人在院里摆开宴席,为杜中宵接风。附近乡邻,不管认识不认识,只要人到了,都可以赴宴。一时杜家热闹非凡,庄院里不知聚集了多少人。

  家是根本,杜中宵每一桌都过去问候,不知道喝了多少酒,头脑昏昏沉沉。这些人他都不认识,只是杜家在这里安家立业,少不了他们帮衬,丝毫不能失礼。

  过了正午,县里的官员从知县以下都送了礼过来。许州也是京西路治下,为了避嫌,倒是没有人前来。杜中宵管的地方是京西路南部,以唐州、邓州和襄州为中心,北方只及汝州。而且没有监察权,不然依据回避原则,这个职位轮不到他。

  这一场酒直喝得天昏地间,杜中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,被家人扶回了住处。

  韩月娘抱着儿子,看着躺在床上昏睡不醒的丈夫,无奈地叹了口气。在家里只待一天,就喝成这个样子,好在自己家小门小户,父母都在庄里,不然连亲戚家都走不完。

  直睡到半夜,杜中宵口渴难耐,起来找水喝,见韩月娘还在一边抱着孩子,道:“夜已经深了,你怎么还没有歇息?”

  韩月娘摇头苦笑:“你醉成这个样子,我如何睡得下?睡了这么久,酒醒了么?”

  杜中宵使劲摇了摇对:“好一些了。以前我们两家小门小户,家人不多,没想到这次回来,多了这么多人。随便跟他们喝两杯,便就醉得不醒人事。”

  韩月娘道:“这能一样么?现在家里数百顷地,庄客过百,哪里还是从前的样子。以前我们小家小业,倒也富足安乐,现在家大业大,心烦的事情就多了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家里的事情,交给二老去管就好。等到明日,你与我一起乘官船,我们到唐州去。河东路做了几年官,都忘了家是个什么样子。现在回内地为官,我们不要分开才好。”

  见儿子在韩月娘的怀里已经睡着,杜中宵叹了口气:“儿子能跑能跳会说话了,我才见上一面,说起来,这官当得也没什么意。今日回到家来,这小子怎样都不肯认我。”

  韩月娘笑道:“他从来没见过你,如何敢认?官宦人家,这种事情常见,也没什么。”

  虽然不跟杜中宵在一起,随着杜中宵官职晋升,韩月娘的地位也水涨船高。附近州县几个有人做官的人家,经常互相走动,对官场的事情并不陌生。特别是韩绛跟杜中宵熟识,他家在许州买了地,在本州安下家来,两家走动更加频繁。

  韩家是本朝顶尖的大族,韩亿以进士起家,前朝宰相王旦的女婿,以太子少傅致仕,前几年病逝在许州。八个儿子,现在已经出了四个进士,前途不可限量。韩月娘眼里,韩家就是自己的榜样。只盼着杜中宵也能与韩亿一般,位致宰辅,把儿子也教育成材,成为那样的大家族。

  这个年代,要想富贵相传,除了世代与皇家联姻的将门,其他家庭就需要诗书传家,最好每代都出进士。一旦进士断了代,哪怕有祖荫,两三代间就会衰落下去。太祖太宗的时候,赵普何等风光?这才不过两三代间,其家族已经湮没无闻。只能皇帝偶尔想起赵普的功劳,赏给他的子孙碗饭吃,封个小官。是以在韩月娘的眼里,韩家这种一代出几个进士的,才是前途无量的高门大第。

  将门就不一样了,便如跟杜中宵关系不错的王凯,依靠祖荫做官,遇到战事飞速升官。不但沿续了门第,还给后代打下了基础。孙子王诜是附马,就是历史上高俅赖以发家的小王太尉。

  有了这种认识,对于自己的儿子,韩月娘从他会说话开始,就教着读书。奈何自己水平有限,教不出什么来,为此韩月娘忧心忡忡。跟杜中宵夫妻团聚,韩月娘最觉得欣慰的是儿子有人教了。虽然杜中宵的学问貌似也不怎么样,便会考进士啊,教会儿子这一招就足够了。

  喝了茶,杜中宵与韩月娘说了一会闲话,实在顶不住,又昏昏睡去。

  第二日一早,杜中宵跟杜循和韩练在家中闲话。

  杜循道:“去年听了你的话,我和罗景两个到川蜀走了一趟,看那里制蔗糖。川蜀土地肥沃,雨水不缺,端的是天府之国。只是地狭人稠,买地可不容易。只是种甘蔗,听说并不需要平地,便在资州也了些山坡地,雇了一个主管,看着庄客种甘蔗。等到过些日子,收甘蔗榨糖的时候,我再去看一趟。”

  杜中宵道:“川蜀路远,阿爹没必要亲自过去。选个靠得住的主管,走一趟就好。”

  杜循连连摇头:“砂糖好大的利息,那里的家业一旦兴旺起来,可比我们这里强得多了。趁着我年纪不大,还能走得动,跑一跑没什么。立下家业,子孙们将来好过。”

  杜中宵笑道:“阿爹可不能这样想。子孙不争气,再大的家业也飞速败光了。看这天下,再是了不起的富贵人家,能守祖业的有几人?留多少钱都保不了子孙富贵,还是教他们读书识字,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,才是根本。致于钱财,还是随缘好了。”

  杜循只是摇头,说什么也不答应。他吃过没钱的亏,对钱看得格外重。

  韩练只有月娘一个女儿,反而看得开,只要杜中宵官做得顺利就好。杜循要到处跑赚钱,那就由着他,老家的产业他帮着照看。

  杜中宵让父亲到川蜀去建甘蔗园,赚钱倒在其次,最主要的是实现自己的想法。甘蔗是这个年代商业化种植最合适的作物,资本密集,劳动力密集,而且产物市场广大,还胜过棉花和羊毛。

  中国土地辽阔,人口众多,纺织业天生的特点,小农式的分散生产注定要存在很长的时间。这是农村重要的副业,成本低廉,不是机器生产能轻易摧垮的。别说在这个年代,就是前世,工业已经非常发达了,利用农村劳动力的小生产作坊,还广泛存在着。

  纺织业的工业化生产,需要广阔的外部市场。蔗糖就不一样,内外通杀,最容易发展起来。而且由于便于集中经营,朝廷可以建大种植园,做得好了,比茶和盐还要更加容易赚钱。

  大宋的外部环境太过恶劣,面对着四面八方的威胁,花钱的地方太多,对内压榨过甚。要想让社会发展,就要放水养鱼,让民间积淀一些资本。从一些特定的行业赚钱,满足开支,才能够缓解对社会的广泛搜刮。营田务生产商业化的产品能力有限,满足不了这个要求。

第34章 青台镇

  看看天近中午,杜中宵与韩月娘辞别了家人,登上官船,一路顺流而下蔡州。这一带河流众多,水运发达,不下于两淮地区。不过河流与唐州不通,从蔡州下船,翻过分水岭,由陆路到达唐州。

  唐州位于西京河南府到邓州、襄州的交通要道上,自古为沟通南北的要地,方城山上有大段楚国修的长城。这里也是江汉地区到中原最近的道路,翻过方城山,就近许州,到两京一片坦途。太宗时候,曾经在这里开襄汉漕渠,意欲沟通南北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后世的南水北调,走的也是这里的垭口。

  作为战略要地,晚唐五代在这里打了太多的仗,至今人口没有恢复,有大量闲田。大宋立国时,人户不足一万,发展了六七十年,现在也只有一万多户。

  杜中宵制置营田的衙门不在唐州城里,而在唐州附廓倒泌阳和北边的方城县中间的青台镇。青台镇东邻堵水,扼守南北交通要道,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四周土地平坦肥沃,又有河水灌溉,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。由于打的仗太多,这里人口很少,周围大片闲田,适宜开垦。

  从京城来的两万余汴河纤夫,大多安置在这里,已经先期到达。杜中宵公务在身,没有先去唐州见本地官员,直接带了随从,来到青台镇。

  青台镇不大,只有两三百人户,进了城门,依然有大片空地。这城不知道是何年所筑,因为地处交通要道,毁了筑,筑了毁,不知打了多少的仗。此处是南下邓州的门户,镇中有巡检司,五六十厢军。

  得到杜中宵到来的消息,本镇巡检和监镇一起到城外迎接,簇拥着进了镇里。监镇的衙门只有一排五间房子,此时打扫出来,做为杜中宵的住地。

  先期到达的纤夫站在街道两侧,大多数人袖着手,懒洋洋地看着进城的杜中宵。他们大部分拉了一辈子的纤,对种地一窍不通,对未来的生活十分茫然。到了地方,长官约束不住,纷纷涌进城里,在待道两边,城中的空地上搭起帐篷,把个小城搞得鸡犬不宁。

  杜中宵骑在马上,看着城中的情形,不由皱起眉头。这些人在河边拉着纤,喊着号子,一步一步前行分外有纪律。可一旦缺少了管束,那就花样百出,比普通百姓强不了多少。拉纤的时候,往往是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组织,拉帮结派还胜过普通军队。

  看看天色不早,杜中宵懒得约束,随着监镇进了衙门。

  请杜中宵上座,牛监镇满脸堆笑,上前行礼道:“此处小镇,下处简陋,运判将就歇下。”

  杜中宵左右看了看,这处衙门实在太小,安排不下自己衙门的一众人员,对监镇道:“我先在这里歇些日子,别选地建衙门官署,你这几日先到巡检寨里将就。”

  “

  不妨事,不妨事,下官哪里都可将就。”

  牛监镇只是个三班借职的小官,跟杜中宵的地位相差太远,还想着长官提携,万事好商量。

  歇了一会,饮了杯茶,杜中宵回到住处换了便服。牛监镇和姚巡检在衙门院里摆下酒筵,为杜中宵一行接风。他们这是第一次接待这种身份的人,两人分外卖力。

  分宾主落座,满了酒,牛监镇和姚巡检一起举杯:“运判到小镇来,真是蓬荜生辉辉,下官分外荣耀。且请满饮此杯,为运判接风!”

  杜中宵饮了酒,两人指着桌上的菜道:“小地方,没什么好物招待,运判莫怪。这上好的羊肉,运判将就用着。还有新挖出来的藕,清脆可口,运判尝一尝。”

  吃了一会菜,饮了几杯酒,牛监镇又命人端了一盘细长的东西来,对杜中宵道:“运判,本地产的甘蔗,格外清甜,运判用了解一解酒。”

  杜中宵一口酒差点喷了出来,看着盘子里的甘蔗道:“你们这里还产甘蔗?”

  “产的,产的,自古就有。只是此物不耐寒,种的不多。”

  这里属于汉江流域,原则上属于秦岭淮河以南,算是广义上的南方,但杜中宵怎么也没想到,还能产甘蔗。这个年代的气候估计比后世暖和一些,甘蔗的种植地域比较靠北,现在最大的产地,并不是后成的两广地区,而是江浙和川蜀。

  拿起一段嚼了两口,确实清甜,这个季节吃到这种东西可不容易。

  把手中的甘蔗放下,杜中宵道:“此时砂糖昂贵,你们这里既然产甘蔗,怎么没听说产砂糖?”

  牛监镇陪笑道:“不瞒运判,我们也听说榨糖可以赚大钱。前些年有人从江浙请了有艺的人来,试着榨糖,只是做不成。听人说,我们这里太过靠北,地气寒,虽产甘蔗,里面却不含糖。”